从挑战者到霸主:Letsbonk.fun 靠什么超越 Pump.fun?

2025-07-18 18:28:30

撰文:Asher,Odaily 星球日报

数据维度:Letsbonk.fun 已实现对 Pump.fun 的全面反超

Dune 数据显示,自 7 月进入以来,Letsbonk.fun 在多个核心指标上全面领先 Pump.fun,呈现出「多维度压制式」超越的态势。

首先是每日代币发射数量。自 7 月 6 日起,Letsbonk.fun 日发射 Meme 币数量首次超越 Pump.fun——当日分别为 16,797 个与 7,537 个,此后便一直稳居第一的位置。特别是在 7 月 8 日,Letsbonk.fun 的日发射数量甚至达到了 Pump.fun 的 2 倍,改变了长期以来「发币就去 Pump.fun」的思维。

链上发行平台每日代币发射数量

其次是每日「毕业数量」与「毕业率」。所谓「毕业」,即新发行的 Meme 币完成初始募资阶段并进入正式交易阶段,这一数据代表平台代币生命周期中的「成功率」。数据显示, 7 月 7 日当天,Letsbonk.fun 的 Meme 币「毕业数量」占比为 Pump.fun 的 3.4 倍。不仅如此,其「毕业率」自本月初起也始终高于 Pump.fun,二者之间近期保持 0.2% 左右的优势,说明当下链上用户更倾向于在 Letsbonk 上寻找热门「土狗币」。

链上发行平台每日代币毕业数量占比

再者是每日交易量占比。自 7 月 5 日超过 Pump.fun 起,Letsbonk.fun 每日交易量占比维持在 55% 至 75% 区间波动。

链上发行平台每日交易量数量占比

最后是每日收入。近一周内,Letsbonk.fun 平台的每日收入持续稳定在 100 万美元以上,而 Pump.fun 则维持在 60 万美元左右。两者差距已接近一倍。

Letsbonk.fun 与 Pump.fun 每日平台收入

从数据维度来看,Letsbonk.fun 已不仅仅是一个「挑战者」,而是正在成为 Solana 上 Meme 币发行的主导平台。Pump.fun 虽然曾是链上 Meme 币发行的开拓者,但随着 PUMP 代币价格开始下跌(近 24 小时跌幅近 20% ,目前暂报 0.00526 美元),官方仍未宣布空投细则争议频发等原因已跌下神坛。

与此同时,Letsbonk.fun 借助创始人 Tom 在 X 平台上的持续高频发声与社区运营,正一步步塑造出更鲜明的品牌认知与社区信任,已然成为 「Solana Meme 创作的精神广场」,一个真正属于社区而非项目方的 Meme 实验乐园。

创始人「卖力吆喝」,Letsbonk 的上升并非偶然

Letsbonk.fun 的迅速崛起,并不只是机制设计的胜利,更是创始人 Tom 高强度、亲力亲为社区运营的直接体现。#p#分页标题#e#

在此前链上行情冷清的情况下,Tom 依然保持每日活跃于 X 平台,不断更新平台进展、回应社区问题、并亲自解释设计逻辑与市场策略。就在本周宣布 Letsbonk.fun 将正式推出 RAY 奖励机制——自即日起,平台上创建的每个代币都将按照其 bonding 交易量获得 0.05% 的 RAY 代币激励。这意味着创作者不仅可以在发行 Meme 币中获利,更将额外享有来自 Raydium 生态的价值回报,进一步增强了平台「创作即价值挖掘」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Tom 还透露,全新的网站已经快要完成并准备上线,并计划在本周内分阶段推出,已经邀请了一些用户进行测试。这种「边做边说」的开发节奏,让社区在参与中感受到透明与陪伴,极大提升了用户黏性与信任。

更值得关注的是,Tom 对亚洲市场的长期承诺。他在 X 平台中某次回复中文区用户坦言,团队从一开始的核心策略之一,就是激活亚洲特别是中文用户市场,把更多人引入 Solana 生态。并且他表示:

「我们最不希望的就是让人觉得我们只是为了赚钱才用中文发帖,然后就一走了之。我们非常感激中国社区在帮助我们登上第一的位置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对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新用户感到非常兴奋。」

并且,在前几天,Letsbonk.fun 团队更是在香港举办了线下活动,现场反响热烈、人气爆棚,也侧面印证团队对亚洲市场的真诚投入并非口头承诺,而是真正走入用户、面对面交流的务实行动。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