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 决定拯救自己,圈一片野草疯长

2025-08-04 09:44:25

撰文:佐爷

1929 年的大萧条,促成 1934 年证券交易法和 SEC(美国证监会)的成立,但可惜或幸运,这取决于你是 e/acc 加速主义还是监管下的自由视角,此后的 SEC 再也没有阻止过金融创新或危机。

1998 年,LTCM(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用量化的方式折戟于俄罗斯债券,差点让 1929 年大危机重演,不妨碍 1999 年 ATS(电子交易系统)条例生效,量化、对冲和套利彻底拥抱信息技术。

2008 年金融危机后,针对暗池交易发起监管,但是暗池仍然存在,2025 年,SEC 在 Gary Gensler 离职后,决心拥抱未来的新趋势——一切都可链上化,所有都可合规化。

  • 链上化:RWA 只是起点,未来的交易、资产分配和生息,都要围绕链上进行,就像使用计算机一样去拥抱区块链;

  • 合规化:空投、质押、IXO 和 Reward,打造美国特色的超级 App(Reg Super-App),所有 DeFi 重新再美国化。

SEC 的生存危机

大萧条制造了 SEC,加密货币终结了 SEC。

SEC 监管转向时间线:Gary Gensler 下野 —> Crypto Task Force –> Project Crypto

有迹可循,SEC 针对监管活动的变迁可以分为 1 月 Gary 被离职,以及现任主席 Atkins 4 月上任后的加密新政,以成立 Crypto Task Force 为标志,到 7 月末的 Project Crypto,完成对加密的全方位「投降」。

要想明白 Project Crypto 为何会出现,还要从 4-7 月的 SEC 监管动态中找到答案,其间动作频频,一方面,Ripple、Kraken 等官司要体面结束,另一方面 Coinbase、灰度等公司愈发强势,主动要求 SEC 放松监管。

尤其是 Ripple 案成为 SEC 从「执法式监管」向「监管式服务」的标志,后续 Kraken 重启 IPO 进程证明加密概念彻底被美国监管层接受,Robinhood 也放开手脚开始推进代币化股票。

批准 BTC/ETH ETF 实物质押和赎回是最重大进步,但是更多币种,更多形式还是一例一审的状态,比如特朗普自家的 Trump 集团的 ETF 也在排队中。

敢阻挠美国太阳的加密征程,这已经不是普通的 SEC,必须出重拳!

图片说明:SEC 2025 加密监管范式变革,图片来源:@zuoyeweb3

于是特朗普选择不按常理出牌,扶植 CFTC 和开展 Genius Act 等立法动作,CFTC 已经走在扩权的路上,白宫加密货币报告更宣布实质接受现有 DeFi 的一切。

SEC 此前已经将稳定币监管「转移」至银行监管机构,更多的数字资产监管权限更多划归 CFTC,SEC 向何处去成为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更重磅的 Clarity Act 还未正式成为法律,如果 SEC 再不主动作为,就要被 CFTC 彻底夺舍,尤其是稳定币的发行已经实质上触及证券法的核心,SEC 要在 Clarity Act 彻底成为法律前,从行政实践入手,抢先划分监管势力范围,造成既定事实。#p#分页标题#e#

但是在目前的框架下,SEC 能做的很少,比如围绕的话题包括批准更多质押型 ETF(如 SOL)、任意型币种 ETF 发行、代币化股票、证券等,以及加密企业上市和财库(DATCO)公司的批准上,SEC 的态度是以拖待变,多次延迟、暂停各类议题。

7 月 17 日,已经有传言要 SEC 计划和 CFTC 合并,就在 SEC 的 Project Crypto 出台后,CFTC 的 Crypto Sprint 计划也紧随其后,细则并不重要。

SEC 和 CFTC 分管局面将在加密货币时代终结,SEC 部门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只能是拥抱新时代,放弃旧世界的一切教条。

真实世界的「链上化」

DeFi 彻底合规,离岸套利时代终结。

之前写过,Genius Act 和 Clarity Act 都未涉及专门的 DeFi 监管,前者只涉及稳定币,后者过于宏观,现在 SEC 的 Project Crypto 从行政角度详细规定,从人、财和规三个方面框住了 DeFi 的方方面面。

不必去海外,人回美国来。

一句话总结,离岸交易所、海外基金会能做的,现在都可以在美国本土干。

不管是稳定币、IXO 还是代币化(股票、债券),虽然归属监管部分有异,但是 SEC 不会随便以非法证券发行起诉,只要沟通好即可。

其次,Tornado Cash 创始人怎么判 SEC 无权干涉,但是 SEC 可以保证开发人员的安全,确保 Builder 首选美国进行开发,鼓励良性有序竞争。

DeFi 有规则,钱回美国来。

一句话总结,不要搞什么海外套壳,也无需过度纠结去中心化程度。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