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o 裁员 15%,以太坊质押战争进入下半场

2025-08-07 16:11:40

撰文:深潮 TechFlow

8月4日,去中心化质押平台Lido联合创始人Vasiliy Shapovalov发文宣布将裁员15%,

在当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即将迎来机构推动的ETH牛市,以及SEC已经有迹象表明会通过ETH现货ETF质押申请的情况下,这条消息显然违背了大家的预期。

作为ETH质押赛道的龙头项目之一,Lido在大多数人心中可能会是SEC批准ETH质押ETF消息的最大受益者,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Lido此次的裁员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组织调整,更像是整个去中心化质押赛道面临转折的一个缩影。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为了长期可持续性和成本控制”,但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更深层的行业变化:

当ETH不断从散户流向机构手中,去中心化质押平台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被压缩。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2020年,彼时Lido刚刚上线,ETH2.0质押也才刚刚开始,32个ETH的质押门槛让大多数散户望而却步,但Lido通过流动性质押代币(stETH)的创新,让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质押并保持资金流动性。这个简单而优雅的解决方案,让Lido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TVL超过320亿美元的质押赛道巨头。

然而,近两年加密市场的变化打破了Lido的增长神话。随着贝莱德等传统金融巨头开始布局ETH质押,机构投资者们正在用他们所熟悉的一套方式重塑这个市场。这一轮由机构推动的ETH牛市中的几位主角都给出了各自的方案:BMNR选择Anchorage,SBET选择Coinbase Custody,贝莱德等ETF则全部采用离线质押。

无一例外,相比于去中心化质押平台,他们更倾向中心化的质押方案。这种选择的背后,即有合规考虑,也有风险偏好,但最终结果都指向一个:去中心化质押平台的增长引擎正在“熄火”。

机构向左,去中心化质押向右

要理解机构的选择逻辑,我们需要先看一组数据:2025年7月21日起,ETH排队解除质押的数量开始明显高于进入质押数量,其中最大差值高达50万枚ETH。

于此同时,以BitMine和SharpLink为首的ETH战略储备公司正在持续大批量购入ETH,当前仅这两家公司持有的ETH数量总和超过135万枚ETH。

贝莱德等华尔街机构也在SEC批准通过ETH现货ETF后不断购入。

根据以上数据,毫无疑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ETH正在从散户手中不断流向机构手中。这种持有结构的剧烈变化,正在重新定义整个质押市场的游戏规则。

对于管理着数十亿美元资产的机构来说,合规永远是要放在优先级第一位的。SEC在审查贝莱德提供的ETH质押ETF申请时,也明确要求申请方必须能够证明其质押服务提供商的合规性、透明度和可审计性。#p#分页标题#e#

而这恰恰击中了去中心化质押平台的软肋,类似Lido的去中心化质押平台节点运营商分布在全球各地,这种去中心化的结构虽然增强了网络的抗审查性,但也让合规审查变得极其复杂。试想一下,当监管机构要求提供每个验证节点KYC信息时,去中心化协议将如何应对?

相比之下,Coinbase Custody这样的中心化方案就简单的多。他们有明确的法律实体、完善的合规流程、可溯源的资金流向,甚至还有保险覆盖。对于需要向LP交代的机构投资者来说,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机构的风控部门在评估质押方案时,会关注一个核心问题:出了问题找谁负责?

在Lido的模式中,如果因为节点运营商的失误导致的损失将由所有stETH持有者共同承担,而具体的责任人可能难以追究。但在中心化质押中,服务提供商会承担明确的赔偿责任,甚至提供额外的保险保障。

更重要的是,机构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安全,还包括运营的稳定性。当Lido通过DAO投票更换节点运营商时,这种“人民投票”在机构眼中反而成了不确定性的来源。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可预测、可控制的合作伙伴。

监管松绑,但并非完全利好

7月30日,SEC宣布收到贝莱德提交的ETH质押ETF申请。就在8月5日,SEC再次发布最新指引:特定的流动性质押不属于证券法管辖范围。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