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币化全景图:从实股托管到衍生品化,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5-08-14 09:43:28

撰文:imToken

股票代币化,正在成为 2025 年 TradFi 与 Web3 融合的最佳叙事。

rwa.xyz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股票类代币化资产的规模已从几乎为零跃升至数亿美元,背后则是股票代币化正从概念加速走向落地——经历了从合成资产到实股托管的模式演进,并正向衍生品等更高阶形态延伸。

本文将简单梳理股票代币化的模式演进,盘点核心项目,并展望其潜在的发展趋势与格局变化。

来源:rwa.xyz

一、美股代币化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股票代币化?

简单来说,就是将传统股票通过区块链技术映射成数字代币,每个代币代表底层资产的一部分所有权,这些代币可以在链上 7×24 小时交易,突破了传统股市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让全球投资者都能无缝参与。

如果从 Tokenization 的角度来看,美股代币化,其实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延伸阅读《「股票代币化」热潮背后:Tokenization 叙事的演化路线图》),毕竟早在上一轮周期中,Synthetix、Mirror 等代表性项目已经探索出一整套链上合成资产机制:

这种模式不仅允许用户通过超额抵押(如 SNX、UST)铸造、交易 TSLA、AAPL 等「美股代币」,甚至还能覆盖法币、指数、黄金、原油,几乎囊括一切可交易资产,原因便在于合成资产模式是通过跟踪基础资产,超额抵押以铸造合成资产代币。

譬如用户可质押 500 美元的加密资产(如 SNX、UST),进而铸造出锚定资产价格的合成资产(如 mTSLA、sAAPL)并进行交易,整个运作机制采用预言机报价 + 链上合约撮合,不存在真实交易对手,因此理论上可实现无限深度、无滑点的流动性体验。

不过该模式并未真实拥有对应股票的所有权,只是在「赌」价格,那就意味着一旦预言机失效或抵押资产暴雷(Mirror 即倒在了 UST 的崩盘上),整个系统都会面临清算失衡、价格脱锚、用户信心崩溃的风险。

来源:Mirror

而这波「美股代币化」热潮的最大区别,便在于采用了「实股托管 + 映射发行」的底层模式,这种模式目前主要分为两种路径,核心差异仅在于是否拥有发行合规资质:

  • 一类是以 Backed Finance(xStocks)、MyStonks 为代表的「第三方合规发行 + 多平台接入」模式,其中 MyStonks 与富达合作实现 1:1 锚定真实股票,xStocks 通过 Alpaca Securities LLC 等购入股票并托管;

  • 另一类则是 Robinhood 式的持牌券商自营闭环,依托自身券商牌照完成从股票购入到链上代币发行的全流程;#p#分页标题#e#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轮股票代币化热潮的关键优势是底层资产真实可验证,安全性与合规性更高,也更容易被传统金融机构认可。

二、代表项目盘点:从发行到交易的上下游生态

从运行架构上来看,一个功能完善的代币化股票生态,其实至少需要包含基础设施层(公链、预言机和结算系统)、发行层(各发行方)、交易层(CEX/DEX、借贷等衍生交易平台)等层级,缺少任何一层,生态都难以实现安全发行、有效定价和高效交易。

围绕这一框架,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正围绕不同环节展开布局。考虑到基础设施(如公链、预言机、结算网络)相对成熟,发行与交易环节才是代币化股票竞争的主战场,故本文将重点盘点这些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市场流动性的代表性项目。

Ondo Finance:RWA 龙头的股票化延伸

首先自然是 Ondo Finance,作为 RWA 代币化赛道的龙头项目,其最初定位为链上债券与国债的代币化平台,且截止发文时,Ondo Finance 依托美国国债的两大旗舰产品 USDY 和 OUSG,依旧在 RWA 代币化赛道中牢牢占据体量前十的核心位置。

来源:rwa.xyz

不过从去年开始,Ondo Finance 就尝试将版图扩展至股票市场,包括通过与 Anchorage Digital 等受监管的托管与清算机构合作,将真实美股安全托管并在链上发行等额代币化资产,这种模式不仅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合规保障,也在链上构建跨资产流动性池,让代币化股票能够与稳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