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ic 主网上线:性能叙事、换币、空投能否重现 Fantom 巅峰状态?

2024-12-24 11:47:30

撰文:Frank,PANews

从曾经的明星公链 Fantom 到如今的 Sonic Labs,在这条 Layer1 链上,2024 年可谓大刀阔斧的一年:基金会更名、主网升级、代币换币。Fantom 试图用一系列动作完成「二次创业」。不过,从 TVL 跌至不足 1 亿美元、增发争议不断,到跨链安全阴影尚未散去,Sonic 依然面临诸多质疑和挑战。新链的高性能能否兑现?换币与空投能否挽救生态?

讲性能故事,借亚秒级公链重返市场

2024 年 12 月 18 日,Fantom 基金会正式更名为 Sonic Labs,并宣布 Sonic 主网 上线。作为以亚秒级交易速度著称的新公链,性能自然成为 Fantom 最重要的技术叙事。12 月 21 日,上线仅三天,官方数据显示,Sonic 链上已经产出了 100 万个区块。

那「快」的秘诀究竟是什么?据官方介绍,Sonic 对共识层和存储层都做了深度优化,引入了实时修剪 (Live-pruning)、节点同步加速、数据库减肥等技术手段,使得节点可以以更轻的负担去确认并记录交易。官方称与旧的 Opera 链相比,节点同步速度提升 10 倍,大规模 RPC 节点的成本可降低 96%,为真正的高性能网络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高 TPS」在公链竞争中虽已不算新鲜,却依然是吸引用户与项目方的核心指标之一。快速、流畅的交互体验通常能够降低用户对区块链的门槛,也为复杂合约、高频交易、元宇宙游戏等应用场景提供可能。

在「高性能」之外,Sonic 表示全面支持 EVM,并兼容 Solidity 与 Vyper 等主流智能合约语言。表面上看,「自研虚拟机 vs.兼容 EVM」一度是新公链的分水岭,然而 Sonic 选择了后者,这样做的好处是,开发者迁移门槛低,只要是原本在以太坊或其他 EVM 链上编写的智能合约,无需大改就能直接部署到 Sonic,节省了大量适配成本。

面对竞争激烈的公链市场,放弃 EVM 往往意味着要重新培育开发者与用户。显然,Sonic 希望在强性能的基础上「顺手」继承以太坊生态,让项目最快速度落地。从官方问答来看 Sonic 团队也曾考虑过其他路线,但基于对行业惯性的判断,EVM 仍是最具「最大公约数」意义的选择,有助于在初期迅速积累应用数量与用户基础。

此外,Fantom 曾经在 Multichain 事件当中就因跨链栽了跟头,因此,Sonic 的跨链策略同样备受瞩目,官方的技术文档中将跨链的 Sonic Gateway 单独列为一个重点技术,并特别介绍了安全机制。Sonic Gateway 采用验证者在 Sonic 与以太坊两端运行客户端的方式,具备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Fail-Safe」保护。「Fail-Safe」机制的设计较为特别:若桥 14 天无「心跳」上报,则可在以太坊端自动解锁原资产,保障用户资金;默认每 10 分钟(ETH→Sonic)、1 小时(Sonic→ETH)进行打包跨链,亦可付费即时触发;Sonic 自己的验证器网络通过在 Sonic 和以太坊上运行客户端来操作网关。这确保了 Sonic Gateway 与 Sonic 链本身一样去中心化,消除了中心化操纵的风险。#p#分页标题#e#

从设计上来看,Sonic 的主要更新还是希望通过万级 TPS、亚秒级结算、EVM 兼容等「硬件配置」吸引新一轮开发者和资金,让这条老牌公链以新的形象和性能重回市场视野。

代币经济学:左手增发,右手销毁

实际上,目前社区讨论最多的话题其实是 Sonic 的新代币经济学。一方面,1:1 兑换 FTM 的模式看起来相当于平移。另一方面,6 个月后的空投计划相当于额外增发 6% 的代币(约 1.9 亿枚)也被社区认为是稀释代币价值的做法。

Sonic 在刚上线时,设置了与 FTM 同样的 31.75 亿枚初始供应(总量),保证老持币人可以 1:1 获得 S。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增发或许只是 Sonic 的一部分,在代币经济学中也蕴含了不少关于总量平衡的做法。

在官方的文档中显示,从主网上线六个月后开始,每年将为网络运营、营销、DeFi 推广等用途增发 1.5%(约 4762.5 万枚 S),持续六年。但如果某一年没有用完这部分代币,就会被 100% 销毁,确保只把增发部分实际投入建设,而不是囤在基金会。

在最初四年里,Sonic 主网的 3.5% 年化验证者奖励主要源自 Opera 未使用完的 FTM「区块奖励份额」,这样就能避免启动初期即大量铸造新 S,造成恶性通胀。四年后,再按照 1.75% 的节奏恢复新代币的增发,用于支付区块奖励。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