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化:个人见解

2024-12-30 09:25:43

撰文:Edward Woodford

编译:Block unicorn

最近在《Joe Rogan Experience》上的对话中,Marc Andreessen(@pmarca)强调了影响金融格局的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去银行化(Debanking)。在监管机构和倡导团体的压力下,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拒绝向个人、组织和整个行业提供银行服务。我认为在叙述中忽略了有关去银行化的关键观点,具体如下:

0. 概述

A. 就去银行化的定义达成一致

去银行化并非一个二元的概念。相反,它是一种普遍的尝试,旨在限制对特定行业的金融服务,而不是对该领域的每个参与者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处理方式。Zero Hash 和稳定币及加密货币领域的其他一级参与者拥有强大的银行合作伙伴,但这一事实并不排除「去银行化」的存在。具体来说,我们在多家前 20 名银行中持有客户和运营资金。

我听到的反驳是,银行有权基于风险评估来决定他们服务的对象。然而,这里的不同之处在于:

  • 强调特定行业与 OCC(美国货币监理署)发布的指南直接相悖,该指南明确表示,不允许对从事合法活动的企业进行广泛、类别性的歧视。

  • FDIC(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曾试图单方面预先决定银行的风险概况,而不是允许银行自行确定这一点。监管机构为合法企业设定风险概况,违背了 OCC 长期以来的指示,即监管银行应该基于银行对所有客户账户的风险评估来做出存款账户决策。这是一种极端形式的「隐性监管」(我在最近的博客中提出了这个术语),通过这种监管,可以明确说明某些活动将受到严格审查,从而产生巨大的负担,以至于有效地阻止了某些法律未禁止的活动。

B. 去银行化是事实

  • 当然,去银行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曾遭遇过银行账户在一天内被关闭的情况,包括与我们自 2017 年以来一直合作的伙伴。

  • 影响范围之广令人难以置信。我们曾被提名为某个奖项的候选人,而该奖项的候选人晚宴由一家银行赞助。由于「支付我的晚餐费用可能会引起误解」,我因此应银行要求被取消了邀请。

  • 我们经营的是一家跨多个司法管辖区的企业。相同的银行为我们所有非美国子公司提供银行服务,却不为我们的美国实体提供服务。相同的所有者,相同的风险概况。

  • 在过去 18 个月中,在我们主动联系的 120 多家银行中,大约 80% 的银行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实质性讨论(以便更详细地审视风险概况),纯粹是基于我们所处的行业。

C. 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关心?#p#分页标题#e#

  • 这是一个权利问题吗?银行业务对于现代生活(以及任何企业)至关重要,任意拒绝提供银行服务会引发宪法和道德方面的担忧。

  • 费用更高。由于竞争减少,本质上扭曲了市场。

  • 造成集中风险。能够为某个行业提供服务的银行越少,就会造成集中风险,从而给客户群带来更多风险。

Andreessen 使用了「扼杀行动(Operation Choke Point)2.0」一词(最初由 @nic__carter 创造),它与奥巴马政府时期的争议性举措有相似之处。当时,监管机构向银行施压,要求银行切断与合法但政治上不受青睐的行业的联系。如今,这种趋势已经扩大,加密货币等行业被取消银行服务不是因为非法活动,而是由于声誉问题或政治压力。

银行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中立的公用事业,如今已成为文化、政治和经济冲突的战场。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当金融准入被武器化时,谁来决定谁可以参与现代经济?

1. 去银行化在公众视野中的崛起

自 11 月 26 日 Andreesen 露面以来,这一话题的讨论加速发展:

11 月 29 日——前 PayPal 总裁兼 Lightspark 联合创始人 David Marcus (@davidmarcus) 分享了一篇帖子,讲述了政治压力如何扼杀了 Meta 的稳定币项目 Libra。

埃隆·马斯克(@elonmusk)对 Marcus 的帖子做出了「哇」的反应。

Coinbase (@coinbase)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