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和以太坊生态对比:日活、应用场景、收入及费用

2025-01-16 15:38:54

撰文:E2M Research

网络数据对比

活跃用户数据来看,以太坊生态数据,主网的日活基本维持在 40 万 -50 万。

Layer2 来看,Base 占据绝大部分,约 150 万日活。Immutable 约 30 万,Arbitrum 约 26 万,OP 约 9 万。所有数据与主网相加,不到 300 万日活。

Solana 的数据,2024 年开始大幅增长,典型的找到了保龄球道,呈现 S 形增长。现在日活维持在 500 万左右。

从日活数据来看,Solana 的数据已经超过了以太坊生态,即 500 万对 300 万。

这一点还与上一轮 BSC 数据繁荣不同,BSC 数据繁荣依然是使用的以太坊的 EVM 架构,本质上是受到以太坊架构的影响,对以太坊地位无法造成巨大影响。但 Solana 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架构,类似黑猩猩公司,希望确立属于自己的标准,如果大量的用户进入 Solana 生态,则会带动项目方迁移至 Solana 生态。

近期看待包括 PENGU 在 Solana 上发币,DePin 项目和 AI Agent 都更倾向于在 Solana 发行资产,而资产的发行又会带动 DEX 交易量上涨,这一点可以参考主流 DEX 数据对比:

关于该数据几个统计平台略有差异,但不影响分析,以 defillama 为例,可以看到交易量上以太坊生态和 Solana 生态基本处于相等的水平。

而费用方面则 Solana 更占优,主要是 meme 交易用户对高手续费更不敏感。

项目收入数据

以下是近期 24 小时收入数据的项目排行,可以看到除了稳定币 Tether 和 Circle,其余的均以 Solana 生态为主,这个数据可以看做一个昂贵的信号,代表用户对产品的付费意愿。可以看到 Solana 生态的项目明显更受欢迎。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公链本身的收入反而并不是最高的,例如 Solana 、Ethereum 和 Tron 都低于链上的主流应用,这一点是关于胖协议还是胖应用的争论,但目前来看,似乎应用对价值的捕获更强。

原因可能在于当前每条链的应用基本都由少数应用垄断,如果生态发展到更庞大,这种现象应该会减弱。

富达的报告

富达数字货币 2025 年展望报告中也对以太坊和 Solana 做了对比。

文章指出:Rollup-Centric 路线图旨在扩展以太坊,同时保持 Layer 1 区块链的易用性。尽管 Deneb-Cancun 升级后 Layer 1 的费用显著降低,但团队依然认为,尽管短期内 Blob 市场的收入可能无法弥补升级带来的收入下降,从长远来看,这种变化将带来积极的网络效应。#p#分页标题#e#

Layer 2 与以太坊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的,Layer 2 通过提供低成本的交易执行和进一步拓展 ETH,从以太坊中获益。

下图展示了 Blob 数量与 Blob 费用的变化趋势。

Blob 费用被视为以太坊网络效应的长期积极推动力,尤其能够帮助 Layer 2 吸引更多用户与 ETH 进行交互。这并不意味着以太坊完全放弃了未来的现金流。开发人员表示,最可能的最终目标是,随着网络效应的显著增长,现金流将自然形成。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指出,低费用是推动 Layer 2 用户增长的关键因素。预计到 2025 年,将有更多专注于特定用例的 Layer 2 解决方案问世。尽管 Solana 在短期内似乎更具优势,但从长期来看,以太坊的基础实力可能更为稳固。

以太坊代币在 Deneb-Cancun 升级后预计将保持稳定,2024 年的年通胀率估计为 0.22%。以太坊的扩展计划旨在逐步增加 blob 的数量,更多的 blob 结合 Layer 2 用户需求,可能促使以太坊的总费用超过每年的 ETH 发行量。

下图展示了 L1 的费用和交易量。数据显示,尽管更多交易在 L2 上进行,但 L1 的交易量相较升级前并未减少,即使 L1 交易费用已经显著下降。这表明,即便以太坊优先考虑 L2 改进,仍有大量用户选择使用 L1 进行交易。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