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过梁文锋很多次,DeepSeek 要融资”

2025-02-10 16:02:20

作者:刘雪楠,投中网

爆火的DeepSeek,足以载入史册。很多年后人们回想起这一刻,结论或许是从2022年底OpenAI发布ChaGPT,中国AI发展的主流叙事始终是“追赶”,而DeepSeek横空出世,将“追赶“变成了“创新”和“普及”,甚至是“重塑”和“超越”。

但VC们显然是失意的,因为包括“大模型六小龙”在内,他们支持的大模型创业项目,自始没有一个达到DeepSeek这样的全球热度,几乎与DeepSeek同时发布的,Kimi全新强化学习模型k1.5,虽然是全球继OpenAI之后首个多模态类o1模型,在诸多层面能力接近o1甚至是超越,但没有溅起多大水花,同样淹没在了DeepSeek狂热的舆论中。

一切或许要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登上新闻联播,成为总理的座上宾开始。他在这次会上说了什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舆论关心的是,为什么一个留着长刘海的80后,会突然得到高层的关注?再看看朋友圈,哦?做量化基金的。更好奇了。

作为长期跟踪AI产业的一级市场观察者,舆论发酵速度低于我的预期,程度却远超我的想象。1月20日,周日晚间梁文锋登上新闻联播,发酵了足足一周,颠覆全世界的“DeepSeek R1 550万美元训练成本”,只让周五英伟达的股价下跌3.12%,转过头来的下周一,却让A股创业板收获了根-2.73%的大阴线。当时我的评价是,DeepSeek打了英伟达们一个嘴巴,转头却更狠地踹了A股一脚。

打脸来得很快,1月27日当天,英伟达低开低走下跌接近17%,全世界的算力一片哀嚎,高喊“狼来了”,DeepSeek就是那条狼。当然了,我个人的荣辱不算什么,打脸也是经常的事。但中国VC却几乎成了AI算力之外,最大的“受害者”,舆论不吝给予梁文锋和他的理想主义最大程度的赞扬,同时也施加给中国VC极致的羞辱和讨伐,比如小红书有篇帖子,标题为“DeepSeek再次证明,中国VC就是个笑话”。更不幸的是,点赞还过千了。

但我还是要旗帜鲜明地说一句,道德层面的讨伐很低级,这个阶段讨论“VC为什么没投到DeepSeek”,除了情绪上的宣泄,也没太大意义,没投到就是没投到,任何客观或主观的原因都像是辩解。进一步的反思虽然非常有必要,但也不是立刻,纵观国内一级市场,从LP到GP,再到募投管退的各个环节,大量“顽疾”很难短时间根除,很多也根本不是VC/PE们能决定的。

我认为亟待讨论的是现在和未来,至少包括三个问题:现在DeepSeek能不能投到以及估值多少?DeepSeek对此前已经投资的各类AI项目有什么影响?DeepSeek引发的AI产业变革,对VC下一步在AI的资本部署,有哪些积极指引?#p#分页标题#e#

一、DeepSeek融资?梁文锋“打太极”

关于DeepSeek估值多少以及能不能投到,这两天已经有不少消息流出了。就在昨天晚间,有消息称阿里将以100亿美元估值,投资10亿美元占股10%。对此阿里副总裁颜乔很快通过朋友圈辟谣称,“外界流传阿里投资DeepSeek的信息是假消息”。不过,一位可能接近此次交易的投资人向投中网表示,“现在比较敏感,他们也不方便说,要再等等”,因此这笔被否认的交易,不排除还可能存在一些变数。

而在此之前,就有某AI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DeepSeek正与投资人接触,他透露的估值是80亿美元,与前述“阿里给出100亿美元估值”的“假消息”有差距,而不管是80亿美元,还是100亿美元,DeepSeek的估值目前已远超“大模型六小龙”中最高的MiniMax——40亿美元。

据投中网了解,这几天有不少投资人,都直接或间接找到梁文锋确认是否正式启动融资,估值也大致围绕上述范围,但梁文锋并未给出承认或否认的正面回应,而是以“打太极”为主。也有不少投资人找到DeepSeek负责IR的相关人士询问是否正在进行融资,截至昨天都得到了否认的结果。

另外还有一层信息是,DeepSeek内部也有人“劝过梁文锋很多次,DeepSeek要不要融资”。这至少意味着两点,一是对于是否进行融资,DeepSeek内部意见也许并不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