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风 HashKey Chain Web3 Voyage 活动演讲全文:《BlockChain:从原点出发》

2025-02-20 18:02:44

2月20日,HashKey Group 董事长兼 CEO 肖风博士在 HashKey Chain 主办的 Web3 Voyage 活动上发表了题为《Block Chain:从原点出发》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整理自现场速记,有部分不影响原意的删减。

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参加我们今天现场会议。

2023年8月28日,我们曾在同一个地点——香港海事博物馆,为我们香港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举行启航仪式。香港是一座海港城市,因此我们特意选择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举办开业典礼。今天是集团第二次在此举办活动。HashKey Exchange 是 HashKey 的一只翅膀,HashKey Chain 是 HashKey Group 另一只翅膀。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将向大家详细阐述为什么HashKey Chain 对于我们如此重要。

区块链:新金融基础设施

从区块链(Blockchain)的原点出发,从第一性原理来看,从基础出发,我们需要审视如今备受热议的加密资产,或者称为虚拟资产。这一切都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因此,我们要回归初心,探究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人类社会进化的三元素

在正式开始演讲前,我想引用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他长期研究工业革命,得出一个结论「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一场金融革命。」他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前三次工业革命,而现在我们已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与数字化时代。他认为,所有工业革命都依赖新的金融服务方式的支持,才能支持新的工业革命得以发扬、发展与壮大。反过来说,没有金融革命的加持,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可能无法成功。

很多人羞于承认区块链是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因此我们常提到要做「联盟链」或「无币区块链」。但过去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类尝试大多行不通。我们必须勇敢承认,区块链作为调整生产关系的工具,其核心切入点是金融。如果没有金融需求,我们根本不需要区块链。这意味着,当人类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关系创新时,一场新的金融革命不可或缺。否则,这一切可能不会发生,或无法成功。

四次「工业革命」

这位经济学家进一步指出,每场工业革命都是能源革命、产业革命和金融革命的叠加,其中金融革命往往是前提。

这让我联想到物理学中的研究: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离不开能源、能量和信息的转换。这种转换与能源革命、产业革命、金融革命在某些场景下是暗合的。沿着这一框架,我们回顾过去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以蒸汽机为标志,发生在英国;

第二次以电力和无线通信为代表,发生在美国;

第三次以计算机、代码和互联网为标志,同样在美国兴起。#p#分页标题#e#

另一位科学家曾提到,人类经历了三次认知革命:

第一次是发明语言,实现人与人交流;

第二次是发明文字,记录并传承经验;

第三次是上世纪发明的代码。代码作为一种新语言,将人类社会的交流、沟通与协调范围扩大无数倍。

没有代码,就不会有AI、区块链或互联网。代码创造了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语言,使信息化极大拓展了生存与经济活动空间。这也解释了为何如今上市公司市值可达3万亿美元,而工业经济时代最高仅为6000亿美元——如埃克森美孚和通用电气。如今,万亿美元市值公司比比皆是,甚至有人预测英伟达可能达到5万亿或10万亿美元级别。

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在本世纪初兴起,以区块链、AI和云计算为代表。如果在一月份,我不敢说它与中国有关,但如今可以说,中美两国正共同推动这一浪潮。从互联网到AI,前十大平台和大模型研发几乎集中于中美,欧洲和日本难见踪影,中国已搭上这班快车。

然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必须有金融革命支撑。英国靠信贷与债券市场,美国靠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第三次靠风险投资(VC)催生硅谷和中国互联网平台。第四次工业革命难道不需要新的金融模式吗?

AI的最大价值在于具身智能和空间智能,这需要大量机器人。请问,机器人之间、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支付用什么货币?美元还是人民币?唯有基于智能合约的可编程货币才能胜任。这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必然呼唤新的金融革命,否则其潜力将大打折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