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暴涨 500%,读懂 Sonic 的「DeFi 发动机」Shadow Exchange

2025-02-21 12:03:20

撰文:Penny

目前在 Sonic 生态中,最热的板块之一就是 Shadow Exchange,其原生代币 $SHADOW 的市值在一周内从 5M 美元左右上涨至目前 31.84M 美元,上涨幅度超过 500%。目前 Shadow Exchange 上共有 457 个流动性池子,7 日交易量为 5.57 亿美元,单日最高交易量为 1.71 亿美元。

在其他链专注于 Meme 市场持续被各种突发事件吸引注意力的这段时间,Sonic Labs 专注于 DeFi 的发展,Sonic 公布多项新措施来激励生态中的 DeFi 项目,这也让 Sonic 链上的 TVL 在近一个月涨了 500%。仅仅两个月 Sonic 就从 0 做到了超过 5 亿美元的 TVL,链上共有 1.1 亿美元的外部资金净流入 Sonic,其中 Solana 占多、紧随其后的是 Base 和 ETH。而 Sonic 上的 DEX 交易量也超过了 10 亿美元的大关。

Shadow Exchange 是一个 Sonic 原生的集中流动性层和交易所。在 Sonic 链这一高速、低成本的 EVM 兼容 Layer 1 生态中,Shadow Exchange 作为其核心交易协议之一,将传统的 ve(3,3) 模型改进为 x(3,3) 激励模型,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目光。

熟悉的 (3,3),但多了个 x

去中心化金融的历史一直以反复尝试解决「DEX 三难困境」为标志,即如何协调交易者、流动性提供者和代币持有者之间的激励机制。虽然 Andre Cronje 的 ve(3,3) 模型从理论上通过平衡所有参与者之间的激励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但长期锁定期创造了一个高摩擦系统,迫使用户锁定代币才能公平地参与激励模型。

Uniswap 专注于一个简单的两方系统:交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LP)。ve(3,3) 通过适当调整激励措施与代币持有者的权益来改进这一点,但获得这些激励措施是不公平的,并且严重偏向协议。

而 x(3,3) 模型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随时退出,可以通过激励来解除锁定的限制。用户可通过质押平台代币参与治理,并对流动性池的排放权重进行投票,投票者可获得手续费分成和额外「贿赂奖励」,激励长期持币者深度参与生态建设。下图清晰地展示了整个 Defi 模型流程:

$SHADOW 代币是最原始的代币,可以与其他货币自由兑换,$SHADOW 可以与 xSHADOW 代币 1:1 兑换,xSHADOW 代币是整个模型中的核心,xSHADOW 质押者可以投票将奖励直接分配给 LP 对,同时通过质押也可以获得 100% 的协议费用、投票奖励和退出惩罚。

在用户退出方面,Shadow 实现了一种独特的玩家对玩家 (PvP) 重新定基机制,其中退出惩罚会流向 xSHADOW 质押者,当用户提前退出其 xSHADOW 头寸时,100% 的没收代币将按其头寸比例流向现有的 xSHADOW 质押者。在代币选择方面,可以认领流动性较好的 SHADOW,享受默认 APY,或非流动的 xSHADOW,享受 2 倍 APY。#p#分页标题#e#

用户可以随时将 xSHADOW 转换为 SHADOW:立即转换(罚款 50%)或在用户选择的归属期内转换(按照比率,例如 3 个月 = 1:0.73 的比例)。归属期越长,转换率越有利,完整的 6 个月归属期后可实现 1:1 的转换,无任何罚款。

投票激励

xSHADOW 持有者通过积极参与和投票获得奖励。当持有者通过量表投票支持流动性时,将按比例分享由该流动性产生的所有费用,以及协议为吸引参与而提供的额外投票激励。xSHADOW 代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投票将发放的代币奖励引导到增加流动性上,该部分代币奖励会按投票在该周期内的总百分比比例进行分配。例如,单个时期内分发 100,000 xSHADOW。如果所有投票的 10% 分配给 SHADOW / USDC 对,则该对将收到 10,000 xSHADOW 代币,这些代币将在整个时期内线性分配给相关 LP 对的流动性提供者。

流动性质押

Shadow 的设计目的是消除 ve(3,3) 模型中的摩擦,而管理投票位置是其中最大的摩擦来源之一。xSHADOW 进行流动性质押后,可以铸造出 $x33,通过自动化投票和奖励领取简化了这一过程,同时不会干扰 xSHADOW 的核心机制。$x33:xSHADOW 的比例从 1.00:1.00 开始,随着来自费用、投票激励和重置的奖励积累,这个比例会逐渐倾向于 $x33。在每个周期结束后,来自费用和投票激励的奖励会自动出售,以提高 $x33:xSHADOW 的比例。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