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荣光下:落寞的“六小龙”

2025-02-25 17:04:45

作者:吴芊语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从2016年开启的人工智能元年,AI产业已经历好几轮洗牌,借着ChatGPT的东风,DeepSeek如同鲇鱼一般搅动了整个大模型市场,同为大模型创业公司并被业界视为新贵“六小龙”的厂商们,与其相比,境遇堪称东边日出西边雨。

DeepSeek年前推出低成本、性能媲美GPT-4o的DeepSeek-V3震惊业界后,其接着在1月20日发布R1模型,上线六天后登顶苹果App Store全球下载榜首,上线一个月累计下载量超1.1亿次。在这期间各大云厂商迅速上线开源版V3和R1,百度搜索、微信等产品都在积极拥抱DeepSeek。

而和DeepSeek同时期发布的Kimi全球强化学习模型k1.5、阶跃推理模型Step R-mini,在模型能力上诸多层面接近o1,但依然淹没在了DeepSeek火爆的舆论中。

与DeepSeek的喧闹相比,“六小龙”也是接二连三的爆出消息:零一万物进一步拆分、月之暗面预算和仲裁案未和解、MIniMax又一高管离职……

而这背后还有失意的VC们:真金白银支持的项目,没有一个达到DeepSeek这样的热度。目前,“六小龙”中已经4家超半年没有融资消息释放。2024年业界称“六小龙”中已有两家掉队,2025年,下一个掉队的是谁?

只剩三家继续扎根大模型

DeepSeek的爆火并非没有征兆,自2023年11月2日推出首个模型DeepSeek Coder后,一年多时间上线了超10个不同版本的模型。其中去年5月发布的V2模型,性能上比肩GPT-4 Turbo,价格却只有GPT-4的1%,因此DeepSeek被称作“价格屠夫”“AI界拼多多”,同时掀起了大模型行业的第一轮价格战。

2025年1月27日DeepSeek超越ChatGPT,登顶中国区和美国区苹果APP Store免费榜,引发全球关注。让DeepSeek有如此成就的是其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根据DeepSeek公布的信息,R1在多项权威测试中得分与o1正式版接近,部分测试中得分还超过o1正式版。

榜单评分外,开源+性价比则是让DeepSeek引发泼天热度的重要组合拳。受到DeepSeek的冲击,曾经的闭源信徒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宣布加入开源队伍,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也反思道,公司在开源领域的策略上一直处于“错误的一方”。

大模型“六小龙”中的MiniMax在1月15日发布了首个开源模型,其创始人闫俊杰在接受《晚点》采访时也表示,“第一次创业很多经验不具备,如果可以重新选,应该第一天就开源。”其他五小龙中,只有智谱是最早开源闭源两条腿走路的。经过近两年的摸爬滚打后,“六小龙”发展方向已南辕北辙。

零一万物是第一家公开大幅调整的基础大模型公司,先是裁撤了预训练算法团队和Infra团队,部分人员以跳槽形式加入阿里,后宣布与阿里云、苏州高新区分别联合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产业大模型基地。#p#分页标题#e#

人员方面,模型训练负责人黄文灏、负责大模型API开放平台的蓝雨川、生产力产品负责人曹大鹏都相继离职。试图留在牌桌上的零一万物,掩盖不住在这一轮大模型竞赛中的颓势。

百川智能则在2024年明确了走医疗赛道,近期上线了首个“AI儿科医生”。在To B的商业化上百川则似乎不太顺利,其联合创始人、商业化负责人洪涛年前已经离职。据百川一位员工告知的确不及预期,“现在有了DeepSeek后,今年的压力只增不减。”

To B商业化负责人离职的还有MiniMax的魏伟,此前魏伟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B端客户不会轻易掏这个钱,去支撑大模型公司的营收,只能基于研发能力、算法能力来帮助客户在实际场景中对齐输出效果,也印证了大模型商业化并非易事。

如此看来,仍在专注于大模型技术创新和追求AGI的,仅剩下月之暗面、智谱、阶跃星辰。受到DeepSeek的影响,阶跃星辰也加入了开源阵营,只是与DeepSeek重点在文本模型上不同的是,阶跃星辰最新开源的是两款多模态模型——Step-Video-T2V、Step-Audio。

2月23日凌晨,月之暗面发布最新论文《Muon is Scalable for LLM Training》,并开源MoE模型Moonlight,模型激活参数仅需3B。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在“截胡开源周”,因为早前DeepSeek宣布将连续5天发布开源项目。

对月之暗面而言,火烧眉毛的或许是其大手笔投流的Kimi产品。

烧钱投流难成榜一大哥

与大模型“六小龙”一样DeepSe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