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G 创始人新文:从香港到 Denver,以太坊正在进入“敦刻尔克时刻”

2025-03-06 18:04:59

作者:Jocy@IOSGVC

相信大家已经看过许多前两周Consensus HK的记录,我不再重复,可以总结大部分为对行业失望看不到破局的前景,并认为已经到了熊市。与此那一周也是P小将和KOL大神们的盛宴,香港之行给我的冲击是合理性,那些比基金和创业者还要努力的小将和大神们,他们理应获得这么多,并且他们是超现实主义投资者,他们总是可以为每一次交易点缀上完美的句号,许多P小将的交易原则是90% or BTC,10%活跃sol仓位随时保持PVP和冲刺,不管每次盈利多少,他们都会执行这样的仓位配置。因为meme浪潮和注意力经济,这成为HK最为热闹的讨论。

Kaito的胜利让KOL迎来了他们的黄金时代,注意力被定价并且可以快速变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以太坊生态,了无生机,空心化理想化的号角无人追随,这是现实的重击。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们深度套牢,长期holder们开始看空以太坊,纷纷转向Solana,很多人看不到以太坊的创业者的Hungry程度(反观solana,当一个dev去找L2/以太坊要求建立connection平均要等两周时间,和sol基金会一般不需要两天就可以完成对接拉群和开始沟通),这似乎是加密行业的主宰者刻意为之,在这个牛市的小周期不鼓励长期holder而是对短期交易者予以较好的回报,但在我看来这是在为行业的领军者如以太坊不作为或者缺乏危机意识,市场在为其吹响警钟。

短期主义盛行:行业价值观的礼崩乐坏

与此同时,当所有人都褪去伪装,想要在牛市落幕时候大捞一把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沦为无情的套利工具,没有人在意行业的未来,大家都想赚这个周期最后的一笔钱。交易所为了扶持自己的项目币价和链,可以放弃上币标准去listing一些自己投资的项目;天王级项目们把tge当成最后的提款机,做市商也成为这个周期的常胜将军,靠着BD和品牌总能免费拿到筹码并且在整体VC币下行的行情,平均中位数体量的mm可以拿到接近40m的净收入;似乎一切都在从长期主义走向短期泡沫和投机主义,并且这些人的做法在更加深远的影响着一些坚持在建设创业者。

这样的时刻和2018年/2022年都很相似,冷清非常冷清,从业者因为在行业看不到希望和认同而离开。所有人都为了能在熊市中继续生存,想尽一切办法。还在创业和做事情的团队,这对他们来说会很痛苦,他们需要无时无刻的坚定和价值观。 特朗普影响了整个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加密行业在Trump token之后,激发了巨大的虚无投资主义。从业者和投机者都认为这是快速和短期的游戏时,所有人也都以那个金钱游戏按键被按下之前,可以拿走多少现金为目标。#p#分页标题#e#

总结香港之行,是行业一次很大的礼崩乐坏,也是对于以太坊的正式书面审判,作为行业最为成功的创业者,他有没有把握好行业的船头,是他带领行业走向虚无主义的吗?

以太坊生态的挑战与转型

太长不看版本:Denver infra的founder非常bearish,但是应用和AI的founder都很bullish。

Denver之行还是看到很多触目惊心的场景,那些稳扎稳打build了好多年的founder和开发者,有些人突然被告知大清要亡了,他们选择不相信这个事情,似乎以太坊生态一直有包办文化,他们一路融资都很顺利,也看到很多不如他们的项目在代币的投机市场得到不错的表现,他们或许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融不到钱自己发的币也会和其他空气币一样归零。等到runway只剩下最后6~9个月的时候,才缓然明白要真正做一款有收入和用户基数的产品,也开始认真思考以太坊的问题是什么。当然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是晚的,只是对他们而言需要大刀阔斧的裁员以及对过去的自己全盘否定,这对于创始人挑战是巨大的,因为他只是在赌一个不确定的方向,但是要为此豁上全部身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耕和建立在以太坊和EVM生态之上的项目融资额超过数千亿美金,其总体一级二级市场估值加总超过万亿美金,因此摆在这些项目面前的问题是,继续留在以太坊还是离开?强如Lido创始人Konstantin,当他在推特发布要建立第二以太坊基金会的时候,瞬间收到上百个以太坊生态defi等创始人的DM(包括Uniswap),当然这仍然对共识非常具备挑战。

另外见到一波以太坊生态创业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