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视角审视,稳定币能否成为主流?

2025-03-27 18:59:02

撰文:Bridget、Addison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我和 Addison 近期一直在讨论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融合的趋势和核心用例。本文中,我们将围绕美国金融体系展开一系列对话,并从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加密货币如何融入其中。

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代币化将解决金融领域的诸多问题,这或许正确,或许并非如此。

稳定币如同银行一样,存在新增货币发行。当前稳定币的发展轨迹引发了诸多重大问题,比如它们如何与传统的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结合 。在该体系中,银行仅将存款的一小部分作为准备金保留,其余部分用于放贷,这实际上就创造了新增货币。

一、代币化热潮

主流的声音是,「将一切代币化」,从公开市场股票到私募市场股份,再到美国国债。这对加密领域乃至整个世界而言,总体上是有益的。从基本原理出发思考代币化市场动态,以下几点颇为关键:

  1. 当前资产所有权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2. 代币化将如何改变这一体系;

  3. 代币化最初场景为何有是必要的;

  4. 什么是 「真实美元」,以及新增货币是如何创造的。

当前美国,大型资产发行方(如公开上市的股票)会将证券的托管权授予美国证券存管信托公司(DTCC)。随后,DTCC 追踪与之交互的约 6000 个账户的所有权情况,而这些账户又各自管理自己的账本,以追踪终端用户的所有权。对于私营公司而言,模式稍有不同:像 Carta 这样的公司只是为企业管理账本。

这两种模式都是高度中心化的记账方式。DTCC 模式犹如一套 「套娃式」 记账体系,个人投资者在接触到 DTCC 的实际账本记录之前,可能需要经过 1 - 4 个不同的实体机构。这些实体可能包括投资者开户的经纪公司或银行、经纪商的托管人或清算公司,以及 DTCC 本身。尽管普通散户通常不会受此层级结构影响,但它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大量的尽职调查工作和法律风险。倘若 DTCC 自身将资产代币化,那么对这些中间实体的依赖将会减少,因为投资者可以更便捷地直接与清算所对接;但这并非当下讨论所提议的模式。

当前的代币化模式是,一个实体将基础资产作为总分类账中的一个明细项目持有(例如,作为 DTCC 或 Carta 账目中条目的一个子集),然后为链上使用创建一个新的、代币化的资产持有形式。这种模式本身效率低下,因为它引入了另一个可以攫取价值、产生交易对手风险并导致结算 / 平仓延迟的实体。引入额外实体打破了可组合性,因为这需要额外的步骤来 「封装和解封」 证券,以便与传统金融或去中心化金融的其他部分进行交互,从而造成延迟。#p#分页标题#e#

或许更为理想的做法是,将 DTCC 或 Carta 的账本直接上链,使所有资产都原生 「代币化」,让所有资产持有者都能享受到可编程性带来的益处。

支持实现证券代币化的一个主要论点是全球市场准入以及全天候交易和结算。如果代币化是将股票 「交付」 给新兴市场投资者的机制,那么这无疑将是对当前系统运作方式的一次阶跃式改进,并为数十亿人打开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门。但目前仍不清楚区块链代币化是否必要,因为这是一个监管问题。从长远来看,代币化资产是否会像稳定币那样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管套利手段,仍有待商榷。同样,链上股票的一个常见看涨理由是永续合约;然而,永续合约面临的阻碍全部来自监管层面,而非技术层面。

稳定币在结构上与代币化股票相似,但股票的市场结构要复杂得多(且受到高度监管),涉及一系列清算所、交易所和经纪商。代币化股票本质上不同于 「普通」 加密资产,后者并非由任何资产 「背书」,而是原生代币且具有可组合性。

为了实现高效的链上市场,整个传统金融体系都需要被复制,鉴于流动性的集中程度和现有的网络效应,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任务。仅仅将代币化股票上链并非万能良药,要确保它们具有流动性并能与传统金融的其他部分相互组合,需要大量深入的思考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过,如果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律,允许公司直接在链上发行数字证券,那么许多传统金融实体将完全失去存在的必要。代币化股票还将降低传统意义上的上市合规成本。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政府没有动力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