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猫总:我在日本,用加密货币卖房子

2025-04-02 11:04:36

撰文:比推 BitpushNews Mary Liu

他曾是传统银行和财富管理办公室的从业者,

也是把数字货币变成买房工具的先行人。

他坚持在 Twitter 分享 10+ 年,

也接待了全球最神秘的一批链上客户。

你可以用 USDT 在他这里买下一套日本民宿,也可以一边撸猫、一边讨论资产出海。

「我买房是为了我的猫!」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这位以猫头形象活跃于中文推特的「猫总」,你或许已经听过他的名字。他以猫头面具为标识,发言风格诙谐讽刺,「黑大阪是我的职业」,自称「海带级金融从业者」,但他的真实身份,是日本创意初创房企京阪住業株式会社 CEO。

本文,我们将深入猫总的世界,一起了解这位带着猫猫头套、嘴上骂大阪人、实际上却为客户一手交币一手交房的严谨创业者,到底是怎么把日本房产卖到币圈的。

来自陆家嘴金融圈的原生「猫总」

早在 2016 年,猫总便开始投资比特币了。

他学的专业是金融,走的是本科和研究生一路读下来的「科班路线」,毕业先后进入银行、券商、财富管理机构从业,传统金融的路数都熟悉了个遍。

他对比推表示:「2017 年币圈开始热了,我就想跳过去,但没人理我。」

他向包括币安、ZB、Gate 等主流交易所递交过简历,背景是法国商学院,履历是传统金融,却没拿到一个币圈 offer。

也是同一年,监管层一纸命令关停所有境内交易所,crypto 行业迅速熄火,他算是「错过了」第一次的 Crypto 浪潮。

但这仅是一个小插曲,同时期,他已经开始打造个人 IP 了。

猫总并非一人一号的「创业者」,而是「传承」而来。第一代猫总,是一位从诺亚财富出来的领导阶层,后来因缘际会把这个账号传给了他。

如今的猫总,在推特上拥有稳定的粉丝群体。他的头像是一只定制猫头面具,始于 2015 年法国留学期间的万圣节聚会,真正作为品牌使用,是 2017 年他进入银行体系后的决策。

在 2018 年一个偶然机会下,他了解到了日本房地产的机会——那时候日本房市并不热门,但他「看见了方向」。

2020 年 1 月 3 日,猫总从浦东机场飞往大阪考察业务,当时新闻里正在播报武汉的一则新闻,他本以为是个玩笑,没想到此去再未归国。covid 将他「封印」在日本,但也打开了另一扇门。

Crypto + 房产:走出一条务实之路 #p#分页标题#e#

这几年似乎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趋势:很多人其实并非「刚需」,而是出于资产配置、身份、生活方式优化等综合考量「润」日。

有些是想把孩子送日本读书,就先买房;有些本来就生活在东南亚或中东,觉得日本生活成本合理、安全系数高。

据腾讯新闻报道,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人在日本买房的数量比 2021 年增加了 50% 。从 10 月到 11 月短短一个月期间更是暴涨了 120% ,东京的外国购房者当中中国人占到了 8 成。

这其中也不乏很多在 crypto 圈赚到钱的人,迫切希望把资产转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资产,他们不懂日本不动产的流程,也找不到合适的中介。

而猫总,既懂 crypto 圈的语言,又有金融背景,还在日本。他抓住了这部分需求:日本房产相对稳定、收益可观,且法律结构清晰,成为 crypto 资金的一块理想落地地。数字货币购房从此成为一种现实选项。

这正是他所擅长的。

猫总表示,他不是做这个业务的第一人,但他是最早系统化输出流程的人:「2018 年就有人用数字货币买房,但真正第一份中文攻略,是我们写的。」

他的博客文章《数字货币交易日本房地产的实践指南》几乎是教科书级的,从换汇路径、支付方式到可能踩的坑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还分享过真实案例:

「当年韩国人用 UST 买房,结果 LUNA 崩盘,全部违约。」

正因为见过 crypto 圈的疯狂,他格外谨慎,只做一对一真实房产交易。在信任极度珍贵的 crypto 行业里,他靠实打实的交付赢得口碑。

据猫总介绍,数字货币交易日本房产具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