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me 是 RWA 的空中加油站吗?详解 RWA 赛道基础设施的期待与挑战

2025-04-02 15:03:55

作者: @BlazingKevin_ ,the Researcher at BlockBooster

RWA的叙事已经持续多年,大家都知道它有广阔的上限,美好的叙事,可能带来Crypto行业未曾见过的增量资金。但“雷声大雨点小”却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场的直观感受。高门槛、长周期让Crypto里的RWA成为机构的游戏——资金进来了,但却仅仅停留在进来了。原因是在于Crypto想要享受RWA的增量资金,就必须接受对应的游戏规则,“增量”阴影下的监管与法规让Crypto的RWA脱离了群众,被束之高阁。

首先回答为什么要在RWA赛道做基础设施? 原因有三:1. RWA的细分赛道过于碎片化:房地产资产、艺术收藏品、证券型资产、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等等,在不同平台之间移动的学习以及交易成本太高;2. 链下合规背书难度高,对于不同的物理映射资产,用户需要分别对其持有信任假设,市场上紧缺整合专业机构的背书平台;3. 监管与法律框架的相关风险,这是最容易理解也较难攻克的阻碍。Plume以Infra的形式,对于上述痛点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详见下文。

其次,回答只有做出基础设施后才能实现的产品护城河是什么?如果Plume只是做发币与合规平台,那么只完成了它对于RWAFi的第一步畅想,Plume在做好整套框架的前提下,结合链的优势,把RWA和DeFi结合,打破传统金融类RWA 项目低交易量、低关注的困境。怎么打破?把RWA 资产的入门门槛降低——用户在Plume钱包中就能开始各种收益类操作;提高安全性——Plume以模块化的思维灵活对应监管要求,高安全性叠加低门槛,让Plume对加密存量用户开始具有吸引力,并且有潜力把上述进入Crypto的低流动性存量红利转化为用户玩得着的链上高流动性资产。Plume的核心诉求是吸引机构到一个繁荣的生态里来。因此,对于如何定义这个繁荣,Plume给出的答案是提供真实收益和真实用例。Memecoin叙事落幕后,寻找行业中具有真实收益的PMF是所有IQ100玩家的共识。这也是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回归长期主义时,投资人的关注点。

进入Plume基本面梳理前的最后一问,RWAFi对比DeFi存在优势吗?为了实现这些优势,需要承担哪些风险?DeFi的收益类型是内生收益,三种Ponzi盘的逻辑能够覆盖大多数DeFi协议,即这些收益在一个封闭循环系统中产生和传递,Crypto玩家面对DeFi协议时下意识会思考谁来接盘?卖给谁?应该给买的人描绘什么样的美好逻辑? 这些潜意识思维方式是由收益率的客观波动性以及Ponzi设计的代币模型总会在某一刻崩盘而导致的。RWA和DeFi的结合,打破了内生收益局限,在提高RWA资产自身流动性的前提下,以借贷和质押等操作获得额外收益,让真实资产获得DeFi助力,也为DeFi收益夯实了价值基础。#p#分页标题#e#

关于Plume基本面的介绍不少,我就顺着“真实资产和真实收益”的一个脉络为大家简单梳理。

首先是Plume的资产管理分类。Plume是RWA基础设施,并且管理平台上的RWA资产,首批180+生态项目,12.5亿资产管理规模。从资产管理类型的角度来说,有三类。分别是:

  1. 收藏品:球鞋、宝可梦卡牌、手表、葡萄酒和艺术品

  2. 另类资产:私募信贷、房地产或绿色能源项目

  3. 金融工具:股票或公司债券

其次回顾RWA资产痛点:许多RWA项目在将资产上链时,会以一种使其流动性变差的方式过度限制来实现合规化,比如要求 KYC、设置 3–5 年的锁仓期,或者只提供 3–5% 的低收益。

对此,Plume的解决方式是不仅仅停留在将物理或合成资产带到链上进行代币化,而是更进一步,让这些资产变得有用。通过收益类资产带来真实收益,通过现有市场引入真实用户。

为了服务这个目标,Plume在资产上链时就做出改变,确定发行形式:NFT还是代币亦或是组合资产的形式。通过合理的产品塑形,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提高收益,并降低风险。买入这些资产能够获得10-20%的稳定币年收益率,且额外获得协议的原生代币和Plume激励。

为了让这套架构跑起来,Plume的四个主要套件起着重要作用,分别是:

  1. 标记化代币发行系Arc;

  2. RWA 赛道的专用预言机Nexus;

  3. 聚合资产管理公工具并整合不同代币标准以及其他链上DeFi可组合性的智能钱包Passport;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