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读书、学习,大脑会萎缩吗?

2025-06-06 08:22:18

作者:芯芯

大模型推动的 AI 工具进入生活,最大的呼声可能不是写字楼的「牛马」白领,而是学校中的学生们,因为用 ChatGPT 生成一份作文或者短论文,实在是太轻松了。

正因如此,大模型诞生后, 很多老师最快的反应是「禁用 AI」,或者重新定义作弊规范 。

但有一些人很快意识到:真正的危险,可能不是作弊,而是学生们, 正在把大脑的「学习过程」本身,全面外包给 AI 。

看起来,写作业更容易了,成绩上去了。但一个令人焦虑的问题也同时出现:当学生越来越依赖 AI 写作、答题、总结、思考时,他们到底还在「学习」吗?

又或者,在 AI 时代,学生还需要「学习」吗?

01 看上去学了,实际上没学

自 2022 年底推出 ChatGPT 以来,OpenAI 可能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最忠实的一批用户,是学生。

回顾过去两年,媒体一度爆出 OpenAI 用户增长陷入停滞,但一到 9 月份,用户数量又大幅增长,波动的原因很简单—— 学生开学了,暑假结束了 。

AI 改变教育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完成作业」这件事变得异常轻松,不会就问 AI。

一项调查显示,到 2024 年底,已约有七成美国青少年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超过一半青少年用 AI 来帮助完成家庭作业。

国内也有不少调查说明 AI 在校园使用的普遍性。DeepSeek 诞生之前,学生会直接使用文心一言、豆包等本土 AI 工具。

写论文、读书报告,做数学题,看起来学生作业完成得越来越漂亮,但问题来了——他们真的学会了吗?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 2024 年做了一个真实实验:

一群高中生在学数学时被分为三组,一组用自由使用基于 GPT-4 的 AI 聊天机器人,一组用「GPT Tutor」(不给答案只给引导),还有一组不使用 AI。

结果,在练习阶段,自由使用 AI 组表现最优秀,几乎完胜。

但当进入最终考试, 不准使用 AI 辅助,AI 组反而比完全不用 AI 的组平均分低了 17% 。

使用了「GPT Tutor」的学生,在练习环节的表现高出了 127%,但最终考试成绩与不用 AI 的那组大致相同。

图片来源: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团队论文结果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不受限制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拐杖」:学生们在练习期间依赖聊天机器人来完成繁重的工作,并且「没有足够深入地学习底层数学概念」,无法自己解决类似的问题。

#p#分页标题#e#

他们认为, AI 在学生做作业时会给他们一些支持,让其产生一种掌握知识的假象 ,但最终在考试中却暴露出他们的不足。有 AI 这个「拐杖」,腿脚却越来越不灵。

这成了教育的「AI 悖论」:

AI 让你看起来更聪明,实质却有可能学得更少。

图片来源: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团队论文

02 AI 让认知能力下降?

不单单是做题的问题,AI 对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近两年开始多起来。

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微软的研究人员今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称,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本应保留的认知能力的下降」。

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称,可能降低学生和教师的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依赖技术而减少自主思考。这可能导致懒惰,并影响学习质量。

认知科学领域的学者一般会说, 学习的本质,就是大脑反复挣扎之后,产生的新连接 。教育工作者们担忧,AI 让学生把「挣扎」省略了,也就把学生的成长抹去了。

类似地,《社会》杂志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称,「频繁使用 AI 工具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种负相关是由认知卸载的增加所介导的。与年长的参与者相比,年轻的参与者对 AI 工具的依赖程度更高,批判性思维得分也更低。」

「认知卸载」是指人将认知任务委托给 AI。研究者提到,这种影响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无论是否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往往都能保持更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