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 Solana,Meme 币 Gorbagana 整活只花了48 小时

2025-06-23 18:07:49

撰文:深潮 TechFlow

现在的加密市场,逐渐陷入倦怠。

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在来回波动中挣扎,热点被加密美股和稳定币霸占,以前加密行业那股极客与草根交织的社区精神——玩梗、实验、集体狂欢——似乎已被行情和骗局碾平。

而最近两天,那种久违的社区整活又回来了,还带着一种淡淡的加密文艺复兴味道。

6月19日,Solana联合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Toly)在社媒上的闲聊讨论,催生了一个叫做 Gorbagana 的 Meme 币 ;

有趣之处在于,仅仅48小时后,和该币同名的L1链 Gorbagana Chain 就上线了测试网,并且在技术上对 Solana 进行了分叉。

截止目前, Gorbagana 运行稳定,并已经处理了近1400万笔交易;代币 $GOR 市值在4天内已经来到了 3000万美金(峰值6000万美金)。

一个 Meme 本身当然不足为奇,但有趣且讽刺的地方是,从社区发个 Meme 到做一条链只要2天;而之前所谓的天王级 L1 项目们,从宣发到上线测试网慢的可能要1-2年。

没有线路图、白皮书和营销,这不是那种典型的、精心策划的 ICO,而是一个由 Telegram 群组里的 Degen 和开发者们驱动的即兴行为。

如果你并不了解这一事件,我们也将 Gorbagana 事件始末整理如下。

48 小时,从玩笑 Meme 到正经 L1

和以前的一些经典 Meme 类似,Gorbagana 的诞生也始于一句玩笑。

19日,Toly 在 X 上与其他用户闲聊 Solana 的品牌辨识度等问题时,网友 @lex_node 为了驳斥 Toly 认为“品牌名其实没那么重要”的观点时,随口编造了一个概念:

如果一条链叫 Solana,另一个分叉链叫 Gorbagana,技术都差不多,但显然是 Solana 更有价值。

随后 Toly 将计就计,回帖表示“48小时内如果没有一条叫 gorbagana 的链出现,那我还挺失望的”。

显然这个 gorbagana 只是一个听起来像 Solana 但更长更胡扯的名字,不过社区至此开始了整活:

这个讨论贴6小时后, @lex_node 就发了一个 gorbagana 的同名代币$GOR,并告诉大家这只是个纯meme,不要下重注。

的确发个相关 Meme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事情到这里也谈不上精彩。

不过,他帖子里的这句话却发人深省:

"你实际上永远不会像这样炒Meme致富,因为致富必须来自人们真正*创造*某物并围绕它团结起来"。

#p#分页标题#e#

在这句话之后,社区里的开发老哥们开始当真了。

Solana 之前在2022年就有一个陈年老梗叫做 SQL Chain,实际上是社区调侃 Solana 因高性能而被戏称为“SQL数据库链”,并一直有那种 Solana 分叉出一个“垃圾版” SQL Chain 的想法。

借着这个 Gorbagana 的玩笑,分叉 Solana 的行动真的开始了。

网友 @Sarv_shaktiman 也做过开发,看到 Toly 的讨论贴和 GOR 代币后少量买了点币,并召集 Milady 项目的开发者团队,决定将这个老笑话变成现实。

只是这个从玩笑到现实的速度,过于快了:

帖子发出6小时,代币 GOR 上线;

帖子发出18小时后,这几个开发老哥就已经着手开始对 Solana 的代码架构进行逆向工程,试图分叉出一条新的 L1;

帖子发出24小时后,Gorbagana Chain 的测试网就上线了,并且配备了自定义RPC的功能,以及支持 Backpack 钱包。

48小时后,Gorbagana 链交易量突破了1000万笔,虽然是测试网,但也证明了社区开发老哥们的技术实力。$GOR的市值峰值也来到了6000万美金。

整个过程,有一种久违的加密娱乐气息 ---社区的 Builder,从购买Meme,到研究区块链架构,再到运行一条 Solana 的分叉链,买了就干,知行合一。

除了分叉了整个 Solana 的代码库做了个新 L1 外,这条链还把 Meme 币 $GOR 当作了原生代币,支持 gas 费的消耗和转账使用。

没有风投、没有营销,只有社区成员们的集体即兴发挥和协作,一个 meme 在48小时内变成了一条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