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肖风再谈稳定币:回归技术本质,避免观念误区

2025-07-27 18:06:55

原文作者:孟岩的区块链思考

7月18日,GENIUS 法案经由特朗普总统签署正式成为法律,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稳定币的高度关注。在区块链行业的一些先行者呼吁了十年,主流舆论对这一领域的态度反复变化之后,相关讨论终于破圈。一时间,无论是互联网行业、传统金融界还是宏观政策讨论圈,稳定币都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数字货币大规模应用将对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乃至地缘政治经济形势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然而,热度之下,也涌现出大量认知混乱、信息失真甚至误导性的观点,并通过自媒体广泛传播,造成一些认知误区。究其根源,是因为这些讨论大而化之,没有考虑到稳定币是区块链技术创新的产品之一,没有从技术逻辑出发讨论稳定币的性质和应用。为此,我再次与肖风博士对谈,围绕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孟岩:肖博士,我们上次对谈以后,形势如所料的快速推进。现在,GENIUS 法案已经通过,我观察到华人圈里对于稳定币的关注迅速升温,几乎到了全民热议的程度。我有一个朋友刚从香港回来,跟我说香港人人热议稳定币,真的是“从没见过这样的局面”。您就在香港,想必感触更深。

肖风:确实是很多年没有见过的局面。不光是讨论,而且行动也很积极。几百家企业和机构排队参与稳定币,RWA 相关动作的新闻也是每天更新。我们现在每天都接到很多合作意向。GENIUS 法案的意义不仅仅是明确确立了“美元稳定币”在美国法理体系中的合法性与主权属性,而且传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就是区块链和加密资产开始从灰色地带走向主流金融体系,金融基础设施的一次新的革命正式启动。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在这个新的趋势方面体现出的这种敏感性,是不意外的。

看到这个局面我确实有一点感慨,作为一个历史经验,在新技术面前积极进取,大胆尝试,几乎总是能够获得巨大的回报。历史几乎总是站队对新技术乐观进取的一方。

孟岩: 但我也看到一些隐忧——这波稳定币机会来得非常突然,很多人之前根本没有准备,认知也存在断层。很多人甚至是三个月前刚听说稳定币,囫囵吞枣,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开始在自媒体上以专家自居,放大音量传播了很多观点,其中有些观点,我认为恐怕是有误导性的。

肖风: 我最近看到大量的自媒体内容,也有同感。当然,首先我还是对当前这种讨论氛围感到很高兴。这样一个全社会都在热议稳定币的局面,不正是这么多年我们求之不得的吗?现在来看,这个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大时代。在未来几年时间里,稳定币、RWA、代币经济、币股联动,以及 crypto 与 AI 的融合,将会非常热闹,非常精彩。#p#分页标题#e#

不过,在这种时候反而我们要冷静一点,回过头来巩固认知。根据以往的经验,春天一到,气温一上来,就容易滋生各种似是而非的认知和观念,一些哗众取宠的错误观点很容流行开,在市场里种下风险的种子。认知和观念很重要。以往历次加密市场的大起大落,行业的误入歧途,人们情绪的反反复复,其实都是观念错误的结果。

首先是要对环境有恰如其份的估计。很多人以为美国立法通过了,香港甚至中国的加密行业马上就要全面放开了,甚至开始以此为前提开始布局。这肯定是不切实际的。监管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需要时间。最终落地的方案也必然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不可能是放手不管。我随便举一个例子,稳定币离开银行体系后,会不会导致更方便洗钱?所以任何负责人的监管者,对于稳定币的反洗钱一定会提出很严格的要求。

另外就是在对稳定币、RWA 和区块链的理解上,也存在比较大的误区,甚至错误。这次事起突然,的确很多人是“刚入行就站到风口上”,有热情,有流量,但在认知上有赤字,来不及补课,判断比较粗糙。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有责任指出来。

讨论稳定币不能脱离其技术属性

孟岩:我看现在大多数关于稳定币的讨论,都只谈稳定币的金融叙事,而很少谈及技术。难道大家以为稳定币和区块链的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视而不见的程度了吗?我在与很多传统金融人士交流的过程中,就发现他们大多数没有或者只有很少很基础的区块链产品使用经验,对于 DeFi 陌生,更加没有丢失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