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分析师自述:一位老派价值投资者为何押注比特币?

2025-01-06 17:05:22

撰文:Taesik Yoon,福布斯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我对拉斯维加斯的初次旅行,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那时刚刚大学毕业一年,我最好的朋友给了我一张免费机票,邀我一起去玩几天。我们住在硬石赌场酒店,那种派对般的氛围,比拉斯维加斯大道上那些大赌场更小、更私密的赌桌区,还有极为丰厚的赠品,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简直是理想之地。

即便 27 年过去了,这段记忆依然鲜活。我还记得自己玩 21 点玩了好几个小时。一开始,我们在最低下注 10 美元的赌桌玩,但起初的一阵好运让我们很快开始加大赌注。在那儿的前两天,我赢了大概 1700 美元。可到了第三天,运势急转直下。到晚上的时候,我朋友从赢了几百美元变成输了 750 美元。他懊恼不已,决定早点回房睡觉。

我的情况更糟,1700 美元的盈利缩水到只剩 300 美元。但和朋友不同,我还不想收手。输了那么多钱让我心有不甘,于是我拿着还剩下的 300 美元,看到一张没人的最低下注 100 美元的赌桌,心想,要不试一下?幸运女神再度眷顾,不到 20 分钟,我就把那 300 美元变成了 3000 美元。最后回家的时候,我一共赢了大概 3600 美元。对于 90 年代末生活在纽约市的一个 23 岁年轻人来说,这可是一大笔钱。

初涉股票投资的教训

我提起这件事,是因为早期经历往往会塑造一个人的观念。对当时的我而言,第一次去拉斯维加斯的经历堪称完美。我毫无顾忌地豪赌,一来是运气好得爆棚,二来是年少无知。年轻时,没经历过多少事,根本意识不到银行账户里只有 700 美元却敢每手下注 100 美元是多么鲁莽。

股票投资亦是如此。第一次接触股票投资是在我开始为《福布斯》工作的时候,当时恰逢 2000 年初互联网泡沫的顶峰。在我入职前的六个月里,我们部门推荐的股票中有 eToys、VerticalNet 和 Healtheon,它们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一切互联网相关事物的狂热需求,无论是新网站,还是助力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的企业。这三只股票在短短三个月内,分别上涨了 66%、92% 和 99%。而这场疯狂中的最大赢家高通,其股价在前一年暴涨约 2600%。这可不是笔误。

那时我手头攒了些钱,便开了第一个经纪账户。从时机上看,再糟糕不过了,因为当时正值互联网 / 科技股暴跌的开端。我最早买入的两只股票,是我入职头三个月里部门推荐的,分别是 Net Perceptions 和 Wind River Systems,如今这两家公司都已不复存在。我甚至都记不清它们是做什么的了。但有一点我记忆犹新,那就是我一路持有,眼睁睁看着它们随着市场暴跌,最终我在这些持仓上损失了 75% - 80%。这是我的一次惨痛教训,这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股票投资一窍不通,根本就不该涉足。#p#分页标题#e#

成为价值投资者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情况有了改变。我攻读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课程,成为了一名股票分析师,积累了在几乎各个行业寻找低价股票的经验。但我第一次买股票的惨痛经历始终刻骨铭心。我在上述那两只赔钱的股票上亏了很多钱,因为我和当时很多人一样,轻信了炒作。

受初次炒股经历以及我所从事的股票推荐服务所秉持的价值导向策略影响,我尽可能避开市场炒作。我研读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阅读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所著的《证券分析》(至今仍被奉为基本面分析的圣经),开始主要买入那些经我研究分析后,股价远低于我认为的实际价值的公司股票。换句话说,我成了一名彻头彻尾的价值投资者。

这意味着我寻找未来现金流潜力强劲的公司,同时我也足够自律,只在股价被大大低估才出手。比如,2001 年 9·11 恐怖袭击后股市暴跌,我们部门推荐亚马逊股票,当时股价为 7.48 美元,我自己也买了一些。但是,不到四个月后,当我们建议订阅用户在股价涨到 12.20 美元时获利了结,我也照做了。(顺便说一句,我当时买的那 200 股,现在市值约 88 万美元。是啊,每每想起这事,心里就不是滋味。)

不过,总体上我投资成功的次数多于失败的次数,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还算满意,毕竟没冒太大风险。虽说过卖飞了亚马逊股票有些遗憾,但也正因同样的自律,我避开了像 Kozmo.com 之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