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向内地用户提供合规虚拟资产交易,可能吗?

2025-01-16 15:38:43

撰文:Iris、刘红林

中国的虚拟货币交易市场,一边是香港「开门迎客」,一边是大陆「铁门紧锁」。这种差异化监管,让不少大陆用户开始盯上香港,希望能借道香港市场「合规入场」。

最近,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的一番发言再次引发市场躁动——在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时,他提出,可以研究推出「数字通」机制,允许内地投资者通过特别通道买卖香港认可的数字资产。吴杰庄表示,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试验田,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合规前提下探索虚拟资产交易的互联互通,并强调数字通不仅有助于丰富内地与香港的金融互联互通,还能推动金融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

市场对于「数字通」的期待并非空穴来风。随着香港虚拟资产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数字通」或许能成为两地在 Web3 场景下互联互通的新尝试。

本文,曼昆律师将基于当前政策背景,和大家一起探讨该方案的可行性。

中国内地用户不能合规参与虚拟资产交易

首先,从大陆监管来看,尽管我们一直在说 924 文件没有禁止个人的虚拟货币交易,但实际上因为禁止虚拟货币业务,我国已经没有合规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可供使用。我国个人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只能寻求境外交易所这一途径,但这往往会导致诸如外汇风险、灰黑资产等问题。

而在香港开放虚拟资产交易并公布持牌交易所后,中国内地很多玩家认为可以在香港进行合规的虚拟货币交易,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以香港最大的持牌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为例,该平台目前仅支持香港居民(持有香港身份证或非永久居民)或其他特定地区的合格投资者开户。

更重要的是,HashKey Exchange 要求交易资金必须通过香港受监管的银行账户进行出入金,以确保资金流动的透明性和合规性。这也意味着,内地用户如果无法提供香港身份和银行账户信息,便无法满足开户要求,更谈不上直接在香港合规平台参与虚拟货币交易。

另外,2024 年 12 月,我国外汇管理局出台的《银行外汇风险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试行)》将虚拟货币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纳入外汇风险监测范围。这意味着,即便大陆用户,比如「港漂」,能够在香港开设账户参与虚拟资产交易,但如果跨境资金流动存在隐匿资金来源、虚假贸易或规避外汇管制等违规行为,仍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跨境金融活动」,面临账户冻结或调查风险。

也因此,「数字通」的方案一经提出,便受到来自大陆和香港市场的共同关注。那么,该方案真的可以为大陆用户带来合规交易途径吗?#p#分页标题#e#

「数字通」能否打通虚拟资产跨境渠道?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都是内地金融开放的「试验田」。从「沪港通」到「债券通」等一系列跨境交易活动,两地通过建立封闭式资金流动通道,实现了市场互联互通的同时,也通过银行和结算机构记录交易全流程中资金流向的方式,确保了跨境资金流向的可控和合规。

以「沪港通」为例,该机制允许内地和香港投资者通过对方市场交易对方上市的股票,但交易资金必须留在各自市场,并通过指定银行账户进行封闭式管理和结算。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

  • 额度管理。交易设定总额度和每日额度,确保跨境资金流动在可控范围内。

  • 封闭账户体系。投资者必须通过指定的证券账户和银行账户操作,所有资金流向受到监控,并经过银行和清算机构的双重审核,确保合法合规。

  • 监管互认。内地和香港监管机构在机制内达成监管互认协议,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并通过信息共享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这种模式不仅在交易资金流向上实现了合规闭环,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完整的审查链条,从而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吴杰庄议员在采访中也指出,基于内地与香港的互联互通机制推出的跨境交易活动,迄今为止运作良好、风险可控。

同理,「数字通」也应该采用此类金融产品模式与架构,通过两地监管的方式,允许内地投资者通过特定渠道进入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并基于香港的虚拟资产合规制度实现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