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WOO 首席执行官 Jack Tan:做去中心化的 CME,看好未来 AI 与 DeFi 的结合

2025-02-28 09:54:54

撰文:深潮 TechFlow

当熊市机构和散户纷纷撤退之时,两位来自卡内基梅隆的交易员,用自有资金打造了一支币安前十的量化基金,却转身将核心策略开放给所有散户。

从 Kronos Research 到 WOO,他正在加密世界勾勒出一个野心勃勃的蓝图

他就是我们今天专访的主角:WOO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ack Tan。

对于 WOO 的定位,他认为 WOO 是去中心化的 CME,希望给所有人一个公平有趣的交易环境。

“99% 的 AI 交易叙事都是伪命题,”他说:“真正的杀手锏在于构建具有极致个性化的 AI--它会比你更早预判风险,比 VC 更懂抓取利润。”

面对「链上 PVP」和 「VC 币做空潮」的行业诘问,他直言:市场永远在自我进化,但价值终会回归。

本期内容,让我们跟随 Jack Tan 的分享,一起走进 WOO 超级 App 的野望,以及他理想中的金融世界。

走进 WOO,一个全新的金融世界

深潮 TechFlow:很高兴能有机会与您进行一场深度交流,首先请您自我介绍一下。

Jack Tan:

大家好,我是 WOO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Jack Tan,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深入交流。

我有 10 年传统金融的从业经验,对各方面都比较熟悉。WOO 的另一位创始人 Mark Pimentel 是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同学,他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 CME,让人人都能进行可信且有创意的交易。我认为这在传统金融中难以实现,所以选择了加密货币。

由于当时的熊市融资困难,我们就用自己的资金创立了 Kronos Research。大约 1 年后,Kronos Research 的交易量就排到了币安前 10,直到现在。

在盈利稳定之后,我想把我们的策略做成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平台。起初我们为小交易所提供流动性,但当他们有了自己的流动性后常常会抛弃我们,这促使我们意识到需要提供整套服务——WOO 的想法应运而生。

我们想要通过 WOO 去展现我们心中理想的安全性、最好的用户体验和透明的交易方式。现在,WOO 已经推出了 CEX、DEX,支持现货和合约交易,以及各种各样的产品。

深潮 TechFlow:您说 WOO 的愿景是成为去中心化的 CME,您觉得 WOO 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Jack Tan:

坦白说,去中心化 CME 需要多方的努力。比如现在 Orderly 在提供衍生品的流动性,用户可以直接向他们的 Vault 提供资金,并形成自己的合约。这其实就是去中心化 CME 的雏形,但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是由监管而定。不过如果像 pump.fun 不对代币进行限制,就会导致流动性太分散,用户体验就会不好。

总的来说,现在的框架已经成型,但细节还有待确定。我觉得今年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产品,WOO 的作用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去支持这些产品。#p#分页标题#e#

深潮 TechFlow:因为您是传统金融出身,而且 WOO 的愿景是做去中心化的 CME,所以在搭建 WOO 的过程中,您会更多地参考传统金融吗?

Jack Tan:

不,我们的首要考虑因素是用户的需求。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用户想要去交易一个代币,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模式:小 Token 我们会把用户路由到对应的 DeFi 合约上;而像比特币、以太坊等就会由做市商提供支持;除此之外还有使用 Vault 的情况。这些都是不一样的。

而对用户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这些,只要能买到想交易的币种,用户就会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产品。而 WOO 要做的,就是把背后这套复杂的体系包装成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

深潮 TechFlow:作为一个大品牌,WOO 的细分产品是很多的,有 WOO X、WOOFi、WOO STAKE 等等。您是怎样规划 WOO 的产品矩阵的?对于 WOO 这个最大的品牌又是如何定义的?

Jack Tan: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把这些不同的产品打造成一个“超级 APP(Super App)”。

这些产品的出现是由于之前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不同的团队在做不同的事情。但之后要找到哪些应用对用户有用,什么功能用户喜欢,并把它们放在一个超级 APP 里。如果用户还能感觉到这些功能是由不同团队开发的,我们就失败了。

从产品角度来说,WOO X 是 CEX,WOOFi 是 DEX,Kronos Research 提供做市服务,合作伙伴 Orderly 推动流动性。之前 Kronos Research 提供大约 100% 的流动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