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大跌」呼应「没有经济需求」?

2025-03-03 10:03:27

撰文:Daii

今天的标题,模仿自 30 年前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互联网?呸!》(The Internet?Bah!)。

今天比特币跌破 8 万了,你会很快被各种批评质疑比特币的声音包围。我的这篇文章想发挥一点思想疫苗的作用,让你见怪不怪。

虽然,文章的标题有点戏谑,但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经济需求——却很学术。

之所以要谈这个很学术的话题,是因为一个重量级的专家借着比特币大跌的机会唱衰它了,而且用的是非常学术的口吻,说「比特币没有真正的经济需求」(real economic need)。

这位专家名叫 Jürgen Schaaf,是欧洲央行的顾问。他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说,「国家层面的比特币储备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想法」。尽管政府保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储备是合理的,但「比特币没有真正的经济需求」,因为这种加密货币没有「实际的经济必要性或相关的用途」。

1. 比特币「大跌」呼应「没有经济需求」

很显然,他这么说是为了否定比特币可以成为中央银行储备资产。因为,此前,捷克央行的行长曾经表达过与他相反的观点。

Schaaf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还指出了比特币的其他不足,例如极端的波动性、可能的非法使用以及易受操控的特点。他认为,比特币作为中央银行储备资产并不合适,因为它无法为货币稳定提供保障,反而可能助长投机行为和财富重分配。

Jürgen Schaaf 作为欧洲央行的顾问,拥有深厚的金融背景和极高的权威性。他的观点在业内广泛受到关注,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家的声音,更是欧洲金融体系的重要一员。欧洲央行作为欧洲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其决策和立场直接影响到整个欧元区的经济政策,而 Schaaf 作为该行的顾问,无疑在货币政策和经济治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这么说的时候,比特币刚刚跌破 9 万(2 月 25 日),2 天后(2 月 27 日)比特币的价格再次跌破 8.5 万,今天(2 月 28 日)再次跌到了 8 万以下,似乎完美呼应了 Schaaf 的观点。

但是,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Schaaf 的论断存在一个根本性认知偏差——他将「经济需求」完全等同于工业化社会对实体能源的依赖。他的思维依旧停留在 20 世纪「石油即权力」的传统范式中,却忽视了数字文明时代的需求跃迁。#p#分页标题#e#

2. 比特币的价值来自新系统

比特币的出现,不是为了满足传统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解构和重构全球经济中的价值共识。比特币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将远超石油。

比特币正在重新书写我们对「需求」的定义,它代表的不是对实体能源或传统金融工具的依赖,而是数字时代对信任、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深切需求。就像互联网刚诞生时,它也曾被质疑「不能生产粮食」,但正是互联网推动了全球信息流通、创新和经济发展。

比特币创造了一个可以跨越国界、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价值转移系统,这在传统的货币体系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比特币成为了许多人的金融避风港。特别是在面对恶性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危机,许多家庭开始用比特币保存财富。

在阿根廷,过去几年里,比索的贬值速度极为迅猛,很多民众和企业选择将资金转换为比特币,以应对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据统计,在阿根廷,比特币的普及率已经接近 10%,而在委内瑞拉,这一比例甚至更高,超过了 20%。这些数字反映了比特币对这些国家民众而言的巨大「经济需求」。

在委内瑞拉,一个普通家庭在 2016 年开始投资比特币,几年来,他们的资金增值了超过 4000%。比特币帮助他们将本应在货币贬值中蒸发的财富,不但成功保存了下来,甚至创造了财富增值的机会。

在尼日利亚,2019 年以来,尽管尼日利亚政府多次调整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包括 2021 年的银行禁令和 2023 年的政策松绑),但比特币的交易量仍在持续增长,反映了公众对其强烈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