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币成长学院|加密市场宏观研报:拐点将至,宏观释放信号,市场即将重构定价逻辑

2025-06-06 08:22:16
一、前言

2025年Q2,加密市场经历了从高热度行情向短期调整的过渡。尽管Meme、AI、RWA等赛道不断轮动并反复引导情绪,但宏观压制的天花板已逐步显现。全球贸易局势动荡、美国经济数据反复摇摆,加上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博弈,使市场进入一个“等待定价逻辑重构”的关键窗口。与此同时,政策博弈边际变化开始浮现:特朗普阵营对加密货币的积极表态,引发投资者对“比特币国家战略储备资产”逻辑的提前定价。我们认为,当下周期仍处于“中期牛市回撤期”,但结构性机会正在悄然涌现,定价锚点正在发生宏观级别的位移。

二、宏观变量:旧逻辑解体,新锚点未定

2025年5月,加密市场正处于宏观逻辑重构的关键中枢期。传统定价框架正在快速瓦解,而新的估值锚点尚未确立,使得市场处于一种“模糊而焦灼”的宏观环境中。从宏观经济数据、央行政策取向,到全球地缘与贸易关系的边际变化,都在以一种“不稳定中的新秩序”姿态影响着整个加密市场的行为模式。

首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在从“数据依赖”走向“政治与滞胀压力博弈”的新阶段。4月与5月公布的CPI和PCE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压力虽有缓解,但整体黏性依旧,尤其是服务业价格的刚性依然较高,这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相互交织,使得通胀难以迅速回落。尽管失业率出现边际抬升,但远未触发美联储政策反转的下限,这导致市场对降息时间点的预期从原本的6月大概率推迟至Q4甚至更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公开发言中虽不排除年内降息的可能,但其语言中更强调“谨慎观望”和“长期通胀目标坚持”,这使得流动性宽松的愿景在现实面前变得更加遥远。

这种不确定的宏观环境直接影响了加密资产的资金定价基础。此前三年中,加密资产在“零利率+泛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享受了估值溢价,而如今在利率高位钝化的周期后半程,传统估值模型面临系统性失效。比特币虽在结构性资金推动下保持震荡向上趋势,但始终未能形成穿越下一重要关口的动能,反映出其与传统宏观资产的“对齐路径”正在瓦解。市场开始不再用“纳指上涨=BTC上涨”这一旧有联动逻辑进行简单套用,而是逐步意识到加密资产需要独立的政策锚与角色锚。

与此同时,年初至今影响市场的地缘变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此前一度升温的中美贸易战议题已显著降温。近期特朗普团队对于“制造业回流”议题的重心转移,都显示出中美在短期内不会进一步加剧冲突。这使得“地缘避险+比特币抗风险资产”这一逻辑暂时退潮,市场对加密资产的“避险锚”不再给予溢价,而转而重新寻找新的政策支持和叙事动能。这也是5月中旬以来,加密市场从结构性反弹转为高位震荡、甚至部分链上资产资金持续外流的重要背景。#p#分页标题#e#

更深层次来看,整个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锚点重构”的系统性过程。美元指数在高位横盘,黄金、国债、美股之间的联动关系已被打乱,加密资产则被夹在其中,既不像传统避险资产那样具备央行背书,也未能被主流金融机构彻底纳入风控框架。这种“既不是风险,也不是避险”的中间状态,使得市场对BTC、ETH等主资产的定价处于一个“相对模糊区”。而这种模糊的宏观锚,进一步传导至下游生态,导致Meme、RWA、AI等分支叙事虽有爆发,但均难持续。没有宏观增量资金的支撑,链上的局部繁荣极易陷入“快速点燃—迅速熄火”的轮动陷阱。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宏观变量主导下的“去金融化”转折窗口。在此阶段,市场的流动性与趋势不再由简单的资产间相关性推动,而是取决于政策定价权与制度角色的重新分配。加密市场若想迎来下一轮系统性重估,必须等待新的宏观锚——它可能是“比特币国家战略储备资产”的官方确立,也可能是“美联储明确降息周期的启动”,或是“全球多国政府对链上金融基础设施的接纳”。只有当这些宏观级别的锚点真正落地,才会出现风险偏好的全面回归与资产价格的共振上行。

目前,加密市场需要做的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