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元咨询」到夸克免费 AI:一场高考志愿的「信息平权」之战

2025-06-17 19:02:31

作者:张勇毅

6 月 10 日,2025 年高考的最后一门考试结束。但是,对于全国千万考生家庭而言,接下来要面对的志愿填报,是另一种高考。

面对 3000 多所大学的招录信息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考生和家长对于现实的考量变得更加具象化。市场也开始批量制造不同类型的志愿填报产品和服务,以满足 05 后对于志愿填报的个性化需求。

从「张雪峰」们动辄上万元的规划服务,到社交平台上售价数千元的「低配版」辅导,再到数百元的「AI 软件」,高考报志愿的商业化浪潮逐渐达到高峰。

很多 AI 产品凭借在数据和大模型上的能力开始拆掉横亘在考生面前的信息墙。大模型出现在志愿填报场景中,让更多考生和家长得以实现信息平权。

作为连续七年深耕高考信息服务的平台,夸克今年再次站在了考生身后——不仅发布了行业首个高考志愿大模型和高考知识库,还推出了「志愿报告」「高考深度搜索」等以 AI 为核心的功能。

夸克的目标很明确:通过产品创新和 AI 技术,回答好每一个与志愿填报有关的开放性问题。同时,让每一位考生都有一份专业的志愿报告,辅助他们进行人生决策。

01 如何打造 好 「 个性化 」的 志愿报告 ?

在类似张雪峰这样的真人志愿填报服务中,老师们首先要做到掌握大量的数据和独家信息,构建属于自己的护城河。然后通过一对一提问的方式,深入了解考生的信息、爱好和家庭情况,从而进行分析和判断。在经过修改和比对后,会以「志愿报告」作为最终交付结果给到作为用户的考生。

面对志愿报告这一信息密度极高、决策链路极长的复杂场景,AI 生成的「志愿报告」会是怎样的?

在夸克推出「志愿报告」后,笔者实际体验了这一功能。我们以北京成绩为 630 分的物化生考生为例,设定他喜欢法学并想成为律师。先填写他的个人信息和兴趣偏好,通过 12 道问题,完成个人档案的建立。

点击确认后,夸克会开始制作报告,全程时间在 5-10 分,页数在 15-20 页。

在这个过程中,夸克会依托高考志愿大模型,以 Agent 调用的方式,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规划建议。最后,输出 3 份不同侧重的专业报告(专业优先、院校优先和地域优先),报告的内容包括策略设计、院校专业明细、志愿表解读等,用户可以直接添加进志愿表或导出 PDF。

从报告的结果上看,它能够理解我在法学上的偏好,并且结合 985、211 院校和特色学科展开有梯度的规划。#p#分页标题#e#

它还能把城市、学费以及专业就业等情况进行分析,融入到所推荐的学校和专业里,可以让考生更清晰地掌握所有信息,而非简单的大学和专业信息。

有数据显示,每年只有 2% 的考生会选择进行线下咨询。那么对于 98% 的考生来说,夸克的出现,让更多考生不再被地域和费用困扰,志愿填报的信息差越来越小。

除此之外,在高考深度搜索功能的加持下,即使是一些开放性并且高度口语化的描述,夸克也能给出更符合现实的参考建议,

例如,笔者使用「山东物化生男孩,647 分,推荐可以上去的 985 学校,可以中外合作办学,以后想考研或者出国留学,做一下志愿填报」作为提示词,体验了一次高考深度搜索能力。

在这个提示词下,夸克首先会解析考生的核心诉求——分数、选科、兴趣、地域偏好,然后在其庞大的高考知识库中进行多维度匹配和推理。这个知识库不仅包含了历年的院校录取数据、专业信息、就业率、深造率等结构化数据,还融入了大量关于行业发展趋势、专业与职业关联性的非结构化知识。

02 「 专家 大脑 」 是如何炼成的

为了让这些前端的用户体验更加准确,夸克今年选择进一步下注在 AI 模型能力的拓展上,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 - 链补手